随手转发朋友圈的大病网络筹款信息献爱心,却在所谓“爱心奖励”的诱导下,“稀里糊涂”交费加入了网络互助平台。南方日报关于广州市民刘女士遭遇的报道,引发行业对网络互助合规性的关注(详见4月11日产业周刊报道)。近日,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于亮接受记者采访,就南方日报读者投诉的问题承诺将优化付款流程,增加用户对互助的认知,改善用户体验。中山大学公益传播研究所秘书长周如南认为,网络互助作为一种社会创新可以肯定和保持观察,但其中存在的风险,用户可能并不清楚。
问题1
资金如何监管?
网络互助发展迅速,竞争也日趋激烈。据最新统计,仅轻松互助和水滴互助两家公司公布的数据,网络互助付费会员已达5500多万,加上众托帮、e互助、康爱公社等其他百万级的平台,网络互助会员预计已经超过7000万(未计算重复会员)。以每位用户存入30元计算,整个互助行业的体量已经超过20亿元。
以2016年4月18日上线的轻松互助为例,不过短短的两年,目前平台付费用户接近3500万,互助案例569个(含在公示中未拨款),拨付互助金(包含公示中的金额)1.2607亿。
网络互助平台的资金如何监管?这是用户非常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共享单车行业频频爆出挪用押金之后。对此,有网络互助平台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透露,网络互助行业的资金归集问题关乎生死,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不外乎委托基金会管理、与银行签订托管协议等方式。
轻松筹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于亮告诉记者,目前轻松互助的资金委托给一家基金会。据悉,这家名为轻松筹微基金的基金会虽然由轻松筹出资成立,但归属当地民政部门主管,具有民政部门颁发的私募资质,可以对互助平台的资金使用进行监管。
但事实上,无论是网络筹款还是网络互助平台,即便是不收取手续费,每天千万级别的资金流水本身就能带来一定的收益。对于互助资金在基金会账户上产生的利息,于亮解释,这部分资金收益如果返回给个人,一方面会员不断循环不好计算,另一方面分摊到个人账户上金额也特别少,因此公司选择将这笔资金收益用于救助特困儿童。“我们也正在准备利用区块链技术,让平台的资金得到更好的监管。”
问题2
造假如何规避?
造假是网络互助平台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用户会否带病加入互助平台,180天观察期满后再要求提取互助金?平台掌管如此巨量资金,是否可能伪造虚假案例提取资金“监守自盗”?
对于这些用户疑问,于亮指出,目前轻松互助平台与第三方保险公估公司合作,对每一个提出互助要求的用户进行审核。为了保证不会暗箱操作,平台与四家公估公司进行合作,每次的案例通过随机的方式发送给这些公估公司,评估报告出来后,再进入公示期。每个案例的审查费用3000元由申请互助人自己承担。
“这些保险公估公司均具有相关资质,如果平台自己想要造假,必须串联医院、病人、公估公司一起,(平台)没必要做这类事情。”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透露,有平台存在积压大量求助案例未能及时评估的情况。
问题3
模式是否能持续?
网络互助模式看起来很美好,但风险是否可控,模式是否能够持续,对用户来说,会否成为一个投入无法估算的“无底洞”?
广州市民刘女士就有这样的担心。“加入时说只要3元就有30万健康保障,但想要获得这份保障,必须不断往平台充值以抵扣分摊,虽然现在看起来一次只扣几分钱或几毛钱,但将来费用会不会增加?”
于亮告诉记者,虽然不是保险,但网络互助平台在风险控制上采用与保险类似的精算方法。“我们用的是美国的一套保险精算系统,按照卫计委的数据,平台保障的30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在万分之八,按照这一发病率,平台用户进入稳定期后,年支付费用预计在100-150元。而目前由于观察期用户量较大,一年费用测算只需30元,一次均摊不到2分钱。”
据悉,轻松互助目前付费用户3500万,其中有1450万用户已经过了观察期。不过,按照这一比例,轻松互助两年救助569例,显然不成比例。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此前曾撰文警惕互助平台的风险,他认为,“以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6病种经验发生率男表(CI1)为参照依据,可以做一个粗略的测算,比如,30岁男性的发生率大约为万分之八(0.000783),51岁男性发生率大约为万分之八十(0.00796)。很容易发现,30岁的男性群体每人分摊240元,才能实现患者的30万元互助金;而51岁的男性群体,每人需要分摊2400元,才能实现患者的30万元互助金。这仅仅是六种大病的疾病率,如果是25种或者更多的疾病,其疾病率会更高,分摊的钱会更多一点。”
对此,于亮认为,专家有不同观点可能跟使用的计算模型不同有关,而目前互助案例偏少,与目前大众对互助还不了解,多数是大城市和中高学历等健康状况较好的人群加入有关。
作者:南方日报